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被美国拒绝的赖清德,正在走向边缘化

  来源:直新闻   赖清德取消窜访计划,外交部:谋“独”挑衅绝不可能得逞

  来源:直新闻 

  赖清德取消窜访计划,外交部:谋“独”挑衅绝不可能得逞

  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原定8月窜访中南美洲,日前却称计划生变,“暂无海外访问安排”。英国《金融时报》28日报道称,美国政府拒绝让赖清德“过境”纽约。

  在今天的外交部记者会上,面对相关提问,郭嘉昆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大义、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郭嘉昆说,赖清德当局谋“独”挑衅的行径绝不可能得逞,也不可能动摇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牢固格局,阻挡不了中国终将统一的历史大势。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同日表示:“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我们坚决反对美国与中国台湾地区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坚决反对赖清德以任何由头、任何形式‘过境’窜美。”

  陈斌华强调,美方应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慎之又慎处理台湾问题,不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正告赖清德当局,“倚美谋独”枉费心机,注定失败。

  据悉,赖清德办公室宣称取消出访是“为顾风灾”。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称,台涉外部门与赖清德办公室口径一致,均以“风灾灾后复原”为由解释为何取消行程,并否认与“美国不同意过境”有关。“美国在台协会”发言人则辩称,“台方并未宣布赖清德有相关行程”,故不回应“假设性问题”。

被美国拒绝的赖清德,正在走向边缘化

  但多家外媒一致披露其原定行程,足以佐证民进党当局确曾全力筹划这一“过境”行程,活动时间甚至精确至8月4日至5日。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匡宇在接受直新闻采访时表示, “赖清德历来将美国视为其推动‘台独’路线的最大靠山,而如今却连‘过境’都被挡在门外,这在美台关系史上堪称标志性事件。”

  他进一步指出,这一动作也从侧面折射出美方对赖清德的强烈不信任乃至厌恶。早在赖担任副领导人期间就曾访问美国,却遭遇冷遇,其后上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一年内也未被安排赴美本土,仅被“打发”至夏威夷。“这是近年来首次有台湾地区领导人在就任首年无法过境美国本土,连‘面子工程’都没了。”刘匡宇强调,美国对赖清德的抵触情绪,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对其他民进党人。他指出,“特朗普政府在对台政策上虽然强硬,但在具体人物选择上更为审慎。从目前动作来看,美方显然不看好赖清德,不认为他有能力也不希望他成为美方对华策略中的重要‘棋子’”。

  直新闻注意到,美媒称,特朗普政府对是否允许赖清德“过境”美国产生了分歧,一些人担心此事可能打乱中美贸易谈判。此外,台当局官员正在华盛顿与美方谈判,希望敲定协议以避免被美国征收32%的“对等关税”,这也为形势增加了不确定性。针对拒绝赖清德“过境”纽约一事,美国国务院并未置评。

  赖清德“政治含金量”暴跌,美方早已失去耐心

  除“窜美”行程被美方拒绝这一重大挫败外,近期,表面由岛内“民间团体”发起、实则为民进党当局策动的“大罢免”均未通过。岛内舆论指出,“大罢免”失败、“过境”美国受阻,赖清德只好借风灾为自己找台阶。

  刘匡宇指出,“大罢免战场”早已不仅是个别选区之争,更是民进党施政路线的总爆发口。从两岸政策、对美立场、经济结构问题,到司法体系乱象与社会阶层对立,全方位的积怨在罢免议题中集中爆发,成为赖清德执政合法性的一次集中检验。

  “罢免案的失败不仅仅是组织手段上的溃败,更象征了民意对赖清德整体路线的否定,”刘匡宇分析道,“这其实是对其执政思维的一次沉重投票。”而这场惨败也让党内原本保持观望的势力开始躁动。民进党内部已有声音认为赖清德在整合党内、推动政策、协调派系方面“力不从心”,已逐渐显现“跛脚领导人”的态势。

被美国拒绝的赖清德,正在走向边缘化

  不仅如此,在赖清德“执政元年”本应积累权威、布局未来选举关键阶段,他却接连失分,不仅在党内面临权威下滑的隐患,在岛内社会更失去了主导舆论的主导力。党内质疑声日益高涨,有观点甚至认为赖清德若无法扭转当前困局,其在2026甚至2028的选战主导权恐怕将被削弱甚至旁落。

  刘匡宇认为,当前赖清德正面临一个清晰的“政治拐点”。在此关口,他若仍执迷于“倚美谋独”、搞内部肃清、对抗民意,只会加速其政治资源的流失,最终可能被岛内政坛边缘化。

  未来还能“窜美”吗?取决于两个变量

  在刘匡宇看来,美方拒绝赖清德“过境”纽约,核心原因可归结为两方面:其一,是赖清德本人的政治信誉在美方眼中大幅下滑;其二,则是中美关系结构性博弈下,美国自身战略利益使然。

  “赖清德在岛内接连受挫,政治地位已非去年初高点”,刘匡宇指出,美方对赖清德的信任度已然大减。过去赖当局凭借“亲美”立场试图获取政治加持,但在美国看来,其选举战术失败、施政受挫、党内控制力下滑,这些都使得赖在“代表台湾”的正当性与稳定性上显得不堪一击。

  此外,赖清德本人多次表达希望“过境”美国东部,尤其是纽约,以争取国际能见度和政治红利,但此次被否决,被迫以“风灾”为由掩饰,已实属羞辱式挫败。“对于赖清德来说,与其去得克萨斯州达拉斯等地草草过场,不如干脆取消,以保颜面。”

被美国拒绝的赖清德,正在走向边缘化

  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最初曝光赖行程的不是台当局,而是巴拉圭总统培尼亚。刘匡宇指出,这反映出台湾方面在未完全拿下美方支持的情况下就试图强行推进外交日程,反而被动暴露行程安排。“巴拉圭希望借此逼赖清德兑现援助承诺,却反揭了民进党当局的窘态。”

  另一方面,美方此次拒赖背后,是其对中美关系全局的再判断。

  换句话说,美方将“压制赖清德”本身作为一种外交筹码。过去“挺台制华”,如今则是“控台稳华”,赖清德的“政治利用率”被削减。岛内绿营误判了这一变化,还试图借过境制造新闻点,结果却被反手一击。

  “民进党想的是通过制造台海局势的紧张来博取国际支持,但美方恰恰想要控风险、降摩擦。”刘匡宇指出,美方当前不愿为他站台,可能预示着其“代理人”地位正在动摇。而这,对于一名以“倚美谋独”为核心路线的政客来说,无异于根基动摇。

  作者丨田鑫

责任编辑:于啸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火龙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50515.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