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急着说“直接灭国”,也别说“再建一个越南亲中政府”,那都太简单了。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讲,咱不是喝着茶看三国演义,战争这玩意儿水深着呢。
一、推进河内?地图上就这“一哆嗦”,实际是道“鬼门关”!
1979年3月4号,咱们拿下谅山,已经是打进越南的“咽喉”地带了。地图一看,哟!河内离我们前线不到100公里,解放军战士再往前冲个一两天,红河边上喝水都没问题。
但问题是,战争不是地图上“咔咔”划线。你看着百十公里近,打起来可能得掉一层皮。
首先,河内周边的地形,是真复杂。红河三角洲,水系密布,像织网似的,那真是“走一步掉三坑”。咱坦克装甲部队进去,不是掉河沟就是打旋儿,空军也没法精准打击。
二、越南这帮“地头蛇”,是怎么个难缠法?
咱们承认,越南人打仗是真不要命。人家打法国、打美国,打得都硬挺下来了,这心理素质你说强不强?
要是咱们继续打河内,那可不是像打高平、谅山那样“切菜”。越南人直接切换“亡命徒”模式,游击战、地道战、夜袭、伪装,样样来。就算你拿下河内,人家还能藏山里、藏民房,时不时给你后脑勺来一锤。
你真想让咱们解放军进了河内之后天天“防爆炸、防偷袭、防下毒”,那跟打成“持久战泥潭”也没啥区别。
三、咱后勤扛不扛得住?真打下去才知道有多吃力
咱这场仗打得是“闪击战”,前线部队像离弦之箭,冲得快。但后勤可不是坐飞机来的,全靠卡车、步兵背、骡马拉。你往越南一推进,那补给线得拉长好几倍,一旦哪段被袭击,前线就得喝西北风。
还有咱们当时的通信条件——信号传递靠线缆和电台,山里一多就断。你前线要是想求援,指不定得靠战士跑腿送信,这就太“原始”了。
再打下去,通信一出问题、后勤一断粮,咱们的主力部队就有掉坑的危险。
最关键的一点,咱们不是光跟越南玩命——背后还有个苏联!
当时苏联和越南是铁哥们,军事合作签了一大堆协议,驻军、军援、军舰一大堆。咱一旦占领河内,苏联为了脸面,很可能顺势出兵,逼着中苏边境那边也打起来。
那可不是一场局部冲突,是两大国的正面对撞。
咱们那年头虽然不怕事,但也知道这仗要是打大了,不止东南亚要乱,全球格局都得抖一抖。中美刚刚缓和关系,中苏又剑拔弩张,这个时候贸然推进河内,极有可能引发苏联军事干预。
说实话,要真打下河内,越南政府不是亡了就是逃了。然后呢?我们得在那扶持新政权、安置民众、重建城市,还得驻军几十万稳定秩序。
这不是把人家打一顿那么简单,这是要当“保姆”了!天天管吃管住、还得提防老百姓的敌意,这才是最难的。
再不济,就像美军当年在伊拉克那样,打进去了,拔不出来,兵天天担惊受怕,财政天天“流血不止”。
咱干嘛要往这泥潭跳?打你一拳让你疼,给你教训,让你怕,以后别再乱来,这才是打仗的真正目的。
说到底,战争不只是“打赢”,更是“收得住”。咱们在1979年收兵收得漂亮,告诉全世界:我们能打,也能撤,打你是手段,不是目的。
你说要是真打到河内呢?可能赢得更狠,也可能摊得更大。到时候全球舆论风向一转,说咱“入侵主权国家”,那影响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洗得清的了。
我们不是打不起,而是看得明白、收得干脆。高手打架,不是非得把人打废,而是让对手怕你三年、记你十年——这,才是真正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