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中美即将在瑞典谈判,为何冒出“石油问题”?

  来源:直新闻  商务部今天下午发布消息,经中美双方商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7月27日至30日赴瑞典与美方举行经贸会谈。

  来源:直新闻

  商务部今天下午发布消息,经中美双方商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7月27日至30日赴瑞典与美方举行经贸会谈。

  美国财长贝森特此前表示,中美经贸官员下周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进行第三轮贸易磋商,与前两轮聚焦传统关税问题不同,此轮可能会涉及一系列更广泛的话题,包括中国从俄罗斯和伊朗购买石油的问题。

  一时间,围绕“能源”这张新牌,舆论沸腾,面对美国不断扩大议题范围,在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昆明确表示,在经贸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落实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的作用,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对话沟通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美即将在瑞典谈判,为何冒出“石油问题”?

  进口俄石油纳入中美磋商是否跑题?

  贝森特21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政府并不急于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但随着两国在下个月“关税休战”到期前进行磋商,谈判“进展顺利”。他补充说,特朗普政府更关心的是贸易协定的质量,而不是达成时间,“我认为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讨论其他事情了。”

  与此同时,贝森特再度扬言威胁称,任何购买受制裁俄罗斯石油的国家都将被征收高达100%的“二级关税”,他同时还敦促欧洲也采取类似措施。

  香港《南华早报》22日的报道指出,中国是俄罗斯和伊朗石油及能源产品的主要买家,分析认为,贝森特的最新言论表明,中美谈判的重点正从关税转向地缘政治以及中俄和中伊关系。

  对于此次中美经贸第三轮磋商中的“附加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水清在接受直新闻采访时分析称:“美国这是在拿能源作为谈判筹码。过去他们曾提出‘四级关税’制度——凡从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国家进口能源的国家,都可能被加征25%至100%的惩罚性关税。现在,他们正试图将这一政策落实到具体谈判中,尤其是针对中国这样外来能源依赖度高的国家。目的很明显,就是想用施压方式迫使中国在其他领域让步。”

  她进一步解释,美国政府清楚中国在能源结构中对俄油的依赖度较高,因此在经贸谈判中试图通过设定关税威胁,把中国“压到谈判桌的另一边”。

  有分析指,中美之间的博弈已经明显从“关税争端”升级为“全领域谈判”:包括能源、科技出口管制、数字服务税、供应链安全等,几乎涉及中美所有战略交集。

  “这场谈判早已不局限于传统的贸易领域。美方已经开始把能源、科技、甚至欧盟对美国企业加征数字税等问题全都纳入讨论。它本质上不再是一场纯粹的贸易磋商,而是演变成一个‘一揽子协议’的讨价还价——美国希望在多个领域都获得让利,不管这些议题是否真正与中美贸易有关。”杨水清说。

  杨水清指出,这像是美国开出一张“总账单”,不仅要在关税上占便宜,还要在全球博弈中通过谈判逼迫对手让步——美其名曰“公平贸易”,实则是精心设计的战略压制。

  “谈不完”的谈判?

  中美有可能延长“休战期”

  目前,中美之间仍处于5月12日达成的“90天关税休战期”中,该协议将于8月12日到期。在此之前,磋商若未能取得实质突破,部分已暂停的加征关税将重新启动。

  瑞典首相乌尔夫·克里斯特松通过发言人转达的信息确认了瑞典作为东道主的身份,并表示此次会谈主要关注“中美关系,但对全球贸易和经济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美即将在瑞典谈判,为何冒出“石油问题”?

  在时间压力和议题升级的双重背景下,杨水清认为,从操作上看,美方完全可以先宣布延长休战期,为继续磋商争取时间;中方也乐于见到这种安排。与其仓促达成协议,不如延长谈判周期,先把即将生效的新一轮加税暂时搁置。

  “换句话说,延长休战期限或成双方‘退一步、缓一缓’的现实选项。通过拉长谈判周期,中美有望避免激烈冲撞,为更系统的妥协与互利寻求空间。”

点击进入专题:

中美会谈后贸易恢复

责任编辑:祝加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火龙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48851.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